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青银共智”项目荣获江苏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次数:10

一场跨越年龄的数字鸿沟桥接,一次技术赋能与生命智慧的碰撞,让劳动教育在AI时代绽放出新光芒。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公布2025年江苏省第二届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结果,我院申报的《青银共智:AI赋能的跨代共学》项目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这一奖项是对院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

  党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并指出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达到新高度。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推广先进经验,充分体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青银共智项目创造性地构建了大学生与银龄学生共同学习人工智能的新型教育模式。项目打破了传统劳动教育的年龄壁垒。大学生担任技术指导员,帮助银龄学生掌握智能设备使用、AI应用操作等数字技能;银龄学生则作为生活导师,分享人生经验与智慧。这种设计不仅让大学生在技术服务中锤炼了沟通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也有效帮助银龄学生克服数字恐惧,增强数字自信

  作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的特色项目,青银共智成功实现了专业特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也体现了民主党派教师蒋峥峥对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贡献。项目构建了技术学习-劳动实践-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学生不仅传授AI技术,更通过劳动服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在劳动中感悟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

  “青银共智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社会反响。学生们通过项目参与,不仅巩固了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提升了技术实践能力,更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和劳动奉献精神。许多学生表示,项目经历让他们更加深刻理解了技术的温度和价值。银龄学生掌握了智能设备使用、线上购物、预约就医等生活技能,提升了晚年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感。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青银共智项目为劳动教育与专业特色融合提供了新路径,也为老龄化社会的数字包容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展示了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更彰显了技术的人文温度——当年轻人与长者坐在一起,共享数字时代的智慧与温暖,教育便超越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实现了价值的传承与情感的连接。


图文:王进、蒋峥峥

审核:王舒雅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