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凝聚科研力量、明确申报方向,提升学院基金申报质量与获批率,9月20日,我院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议。校科技处副处长施振佺、学院院长丁卫平、IEEE Fellow、深圳大学王熙照教授、学院管致锦教授及申报项目教师参会。会议由副院长鞠恒荣主持。
会议伊始,施振佺副处长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学校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与获批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客观分析了申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部分申请书选题创新性不足、研究方案不够完善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他鼓励我院老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痛点,在2026年申报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熙照教授以“基金申请书撰写的一些探讨”为题,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王熙照教授深耕基金申报研究多年,拥有丰富的申报与评审经验。报告中,他结合自身经历与典型案例,从选题、摘要撰写、研究内容设计、技术路线规划、创新点提炼等多个核心维度,系统讲解了基金申请书撰写的技巧与要点。他强调,选题是基金申报成功的“敲门砖”,需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与国家重大需求,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摘要作为申请书的“缩影”,要精准概括研究核心内容与预期成果,做到简洁有力;研究方案需逻辑清晰、技术路线可行,充分体现研究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在交流环节,王熙照教授耐心解答了教师们提出的关于申请书撰写的各类疑问,为大家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丁卫平院长在会上发表讲话,对校科技处给予学院科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王熙照教授的精彩分享致以诚挚谢意。他回顾了学院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同时指出了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他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为教师申报基金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帮助。
学院管致锦教授针对青年基金项目申报进行专项辅导。管致锦教授结合青年教师的科研特点与申报需求,从青年基金的定位、申报要求、选题策略、研究基础梳理等方面展开交流。他指出,青年基金旨在扶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培养其独立科研能力,青年教师在申报时要突出自身研究的创新性与潜力,充分展现研究基础与个人优势;选题要立足自身研究兴趣与积累,结合学科前沿,避免贪大求全,确保研究内容具体可行;在撰写申请书时,要注重逻辑严谨、表述规范,充分体现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管致锦教授还分享了青年基金申报中的常见问题与规避技巧,为青年教师顺利申报提供了实用指导。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我院教师明确了申报目标、掌握了申报技巧,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申报热情与积极性。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会议内容,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精心准备基金申请书,力争在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院科研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马天源)